疫情發生至今,整個社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居家隔離的日子里,人們對家園的需求被無限放大,一個安全、健康、生態的居住環境,這時顯得尤為重要。病毒肆虐,我們才發現一個的安全、健康、生態的社區景觀對我們心靈的安撫作用是無限的。我們希望看到鮮花綻放、大樹成蔭,我們想聽到鳥兒歌唱,我們想看到三五成群的好友扯著家常、聊著趣事;我們忍不住在樹蔭下散步,在太陽底下,伸出五指,觸摸陽光。
在疫情發生之前,國內地產吸引客戶的主要手段是沉浸式故事體驗,追求顏值,熱衷于眼球效應。而疫情發生后,我們開始反思我們的社區景觀設計理念是否偏離了設計的初衷,觀賞性和功能性哪個更重要,此時已一目了然。我想,安全、健康、生態的社區景觀,才是我們景觀設計需要優先滿足的第一點。正如景觀設計學科的初衷:社區景觀是構成環境景觀的一部分,是聯系自然景觀的板塊。
對環境的敬畏之心,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與環境相處。生態環境系統的構成是多維度的,山河湖海、濕地沼澤、公園綠廊這些需要生態自然,而社區作為活動更密集的場所,更需要建立一個健康的生態基底。
疫情后的社區景觀設計,在社區布局上,需要針對人群活動時間進行合理的環境布置;在植物設計上,樹種選擇需盡可能滿足在地性,利用植物設計構建療愈環境,改善微氣候,人與自然景觀的互動,既能在近處與自然深度接觸,也能在遠處觀賞春花秋月、夏荷冬雪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終極目標,也是初心。而在社區入戶動線上,則需要合理安排車輛和人群的通道,做到互不干擾,合理安全;設立進入樓棟前的單元花園和人性化休息區,配置無接觸式垃圾桶、洗手點。
疫情減少了人們外出享受社區陽光、使用社區活動場地、與鄰里交流的機會,但也驗證了一個安全、健康、生態的社區景觀設計的重要性,有時它顯得過于樸實,但今天看來,值得堅持。